近年来,租赁经济凭借灵活、节约、环保等特点成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过去消费市场主要是房屋租赁,现在租赁消费已经扩展到全品类商品租赁,租赁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租赁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所伴随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给消费的人带来了不少困扰。
在租赁经济中,商品质量是消费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发生纠纷最多的焦点。例如在服装租赁领域,服装出现污渍、破损等情况极度影响穿着体验;在数码产品租赁领域,设备性能不稳定、存在严重故障隐患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天津消费者张女士经常租赁不一样的风格的服装来参加聚会,但最近一次的租赁经历却让她备感失望。“我在一个租赁平台租了一件晚礼服,收到的时候发现裙摆上有明显的污渍,根本没办法穿着出席聚会。”张女士说,她联系平台客服要求退换,但平台一开始以很多理由推脱,后来又说是她自己弄脏的,最后只退了她一半的租金。
类似情况在数码产品租赁领域也屡见不鲜。消费者李先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经常通过租赁平台租赁高端相机和镜头来拍摄作品。他和记者说:“我在北京马连道摄影器材城一家店铺租赁的镜头出现了对焦不准的问题,极度影响拍摄效果。我联系商家,他们却告诉我这是设备的正常磨损,让我自己想办法解决。”
记者还了解到,有的消费者租赁手机时,出现屏幕划痕、电池续航能力严重不足等情况;租赁电脑时,出现键盘失灵、软件故障等问题。对于一些依赖数码设备工作、学习的消费者而言,这不仅会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有可能导致工作延误、学业受损。
采访中,北京舞蹈学院旁边一家服装租赁店的店主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这样一些问题看似是细节瑕疵,实则反映出租赁商家、租赁平台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在服装租赁行业,服装回收后要经过清洗、维护、包装等流程才能再出租,但部分不负责任的商家为降低成本,压缩工序且缺乏专业的质检环节,致使问题服装流入消费者手中。”
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刘涛对记者分析说,因为现在的租赁行为通常是采用网络交付的方式,消费者很难现场对商品品质进行甄别,因此部分商家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对商品瑕疵或质量上的问题进行掩盖和隐瞒。所以,消费的人在拿到租赁的商品时,一定要进行仔细检查,这些检查既包括双方在租赁合同中约定的事项,也包括商家对外的宣传和承诺。假如慢慢的出现商品与租赁合同或相关承诺不一致的情况,消费者应及时进行反馈,在签收商品的同时做好相关证据保留,为后期保障自己的权益做准备。
刘涛表示,当消费者与商家发生争议时,商家对外租赁商品时所做的承诺可当作消费者维护自己权利的核心证据;但如果租赁合同中有相反的约定,一般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来执行。如果商家或平台在对外宣传或承诺中明确说了相应的退换标准或相应的产品品质衡量准则,但实际提供的商品与承诺明显不符,则可能会构成虚假宣传。
记者调查发现,在租赁市场中,退押金难、退租赁款难的问题正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心病”,不仅困扰着众多消费者,也为整个租赁行业的信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有多位消费者向记者反映他们在租赁服务中遇到过退款难题。其中一位消费者表示,他在网上“聪明宝贝摄影服装出租店铺”租赁了4套服装,交易成功后要求商家开具发票,但商家却迟迟不予回复。更令他担心的是,租赁的服装只有总押金费用,没有说明每一套服装的押金。果然,在退回服装的过程中,商家一会儿要求他提供退回的快递单号,一会儿要求他提供物流签收截图,几经周折,1个多月才成功退回押金。
另一位消费者也和记者说,他在网上搜索摄影器材租赁时选中了“时忆相机租赁店铺”。在客服的引导下,他利用微信下单并支付了2.2万元押金及另外的费用共计22374元。然而,当他将器材使用完毕并按时完整归还后,在网上申请退押金时,店铺员工表示无权解决退款问题,而老板更是借口频出、拖延退款。至今半年多过去,押金仍然未能退还。
记者发现,上述消费者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租赁市场中,退押金难、退租赁款难的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的人维权意识薄弱等漏洞,故意拖延退款时间,甚至拒绝退款,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刘涛表示,商家要想保证自身的业务能够快速地发展,应该本着诚信和便捷的原则制定租赁合同,并尽可能完善可能会产生争议的条款,同时把消费的人关切的事项做明确说明,以避免产生纠纷。对于租赁平台,建议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还能够明确约定某类难以提供有效证据的纠纷由商家来担责,以进一步促使商家改善服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除了以上问题,记者调查发现,租赁商品还存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记者了解到,有的家具租赁商家以次充好,交付的家具看似崭新,实则材料劣质、结构松散。消费的人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忽然出现桌椅断裂、衣柜倒塌等情况,不仅造成屋内财物损毁,还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此外,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在租赁行业也愈发凸显。一位花了钱的人记者说:“我租借手机时租金逾期没有交上,但是跟租赁方说明过情况。他们不予理会,直接窃取了我的通讯录。工作人员一边每天给我打几十个电话催收,另一边拿着我的通讯录到处加我亲朋好友的微信、打电话,并且向第三方不相关的人员透露我的个人欠款信息,给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租赁平台往往需要消费的人提供个人隐私信息和支付信息进行信用评估和交易确认。然而,一些租赁平台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存在漏洞,使得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和支付信息面临泄露风险。这一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将会给消费的人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负责任的平台正在营造放心租赁消费环境。据某平台负责租赁业务的人士介绍,他们成立了租赁行业联合治理小组并发布了规范,明确规定租赁商品年总租金和转销售金额之和不能高于商品官网价格的130%。过去一年,该平台累计处理了4300多个违规租赁小程序。
刘涛表示,在租赁经济日益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亟须各方行动起来,维护这一市场健康发展。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商家严惩不贷,规范市场秩序;电子商务平台与租赁平台要承担起责任,完善纠纷处理机制,督促商家履约;商家自身应该诚信经营,莫因一时私利自毁声誉。唯有如此,才能让租赁经济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才能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详细]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详细]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