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财长贝森特,大家或许都很陌生,但他在金融界的履历却犹如重磅炸弹,足以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动。他曾担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大空头索罗斯的三个经典金融战役,他参与了两次,眼光之精准令人惊叹。
第一次,1992 年狙击英镑,这是他引以为傲的成名作,击垮了英国央行,致使英镑汇率暴跌,英国经济遭受重创。
第二次,1997 年做空泰铢,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泰国首当其冲,泰铢贬值 56%,印尼盾贬值 80%。马来西亚当时受伤较轻,因为立刻关闭了外汇市场的自由流动,此举虽被很多国际资本痛骂,但后来看马来西亚做对了。同时被做空的还有日元、日股、韩元、韩国,所以 1997 年、98 年这一战,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都受到波及,日本和韩国受伤较重。而我们的中国香港,当时也面临挑战,香港是如何取胜的,后面再细说。但据说这次战役他是伦敦的负责人,未参与东南亚的行动。
第三次,2012 年他再次出手做空日元,做多日股,获利颇丰。安倍当时提出了三十箭提振经济计划,外界起初未太关注,因为日股上涨,日元贬值也符合日本态度,所以这一次没有对战,而前两次是有对战的。
回顾贝森特的人生经历,会发现他最大的亮点就是参与金融战,而且在他提名美国财长之前,10 月份的一次专访中,他特别提到当年在索罗斯基金时如何坚定做空并狙击英镑。要知道,他接受媒体采访单独说到这件事,这必然是他的成名作,是他的名片。一个人习惯用铁锤打钉子,让他换工具是很难的,金融战大概率会成为他在某个时刻的工具,一个人一生中最风光的时刻必然会对他产生重大影响,他会一直铭记。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我们要提防金融战的可能性,过去他只是基金操盘手,如今成为这样级别的人物,操作的工具和手段更多了。
如果历史是老师,那么这一次会给我们哪些警示呢?我找到了他 10 月份最新的专访,十分宝贵。他回忆自己做空英镑并大获成功,当年英国刚加入欧洲,汇率需维持与德国马克的区间,英国央行必须在英镑低价区间无限量购入英镑。但贝森特发现英国和德国的经济差异,德国很多人租房,而英国是欧洲最大的房主国家,当时撒切尔夫人推出新政,让很多英国人买房,英国央行为维持汇率持续加息,而英国房贷利率是浮动的,这边加息那边房贷利率就上升,给房主带来非常大压力。
他预测,若英国央行持续加息,会导致众多英国房主破产,英镑贬值,于是他坚定做空,最终击败英镑。可见,若想打金融战,就得了解对方有几率存在的弱点。
英国这一次主要是因为他发现了英国央行的弱点,为保持联系汇率制,持续加息,打肿脸充胖子,最后导致英国房主破产,他坚定做空,动用 100 亿美元,做空英镑获利超十亿美元。接下来这次更为惊心动魄,与我们有关。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狙击香港却踢到铁板,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我在网上搜集大量资料,尤为珍贵的是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林的回忆录,这次战役他是指挥官,他的真实口述对我们应对未来挑战有重要指导意义。
他提到 1997 年索罗斯等一众金融大鳄,主要目标并非港币,而是日元,当时大举做空日元,借入低利率日元换成美元,投资美国国债和俄罗斯国债,因当时俄罗斯国债利率很高,可赚取利差,随着日元贬值,美元和卢布升值,还能赚取汇差。
恰在此时,他们看到东南亚泡沫过多,资产升值过快,于是从泰国开始攻击。1997 年 2 月早上,他接到泰国有关人员电线%,那时他就知晓香港难以独善其身。他警觉性极高,立即开始盘点,香港账户是否已被做好狙击准备?
结果到 1997 年 10 月,确有大笔外资流入,但当时索罗斯带领的资金在亚洲肆虐,印尼盾贬值 80%,泰铢 56%,韩元、日元也大幅贬值,所以他们做空港币时有些掉以轻心,未准备充足弹药就发起进攻。他也承认香港存在弱点,但他们进攻时弹药不足,结果香港金融管理局在流动性市场操作,港币短缺,隔夜拆息利率瞬间被拉高,近乎 100%,借一天就得付 100%的利率,如此做空怎能赚钱?
所以当时主要因港币拆借利率过高,俄罗斯资金撤退,但也给香港金融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因贷款利率过高,给金融市场泼冷水,大家本以为第一波结束,实则不然,还有第二波。
1998 年 8 月,索罗斯和国际热钱卷土重来,这次准备了约 300 多亿港元子弹,无需再拆借港币,紧接着同时做空港元和港股,并在期货市场大量放空单。陈德林见形势危急,果断做出史无前例的决定,香港金融管理局直接下场买股票,决定在股票市场反击,而非打汇率战。
可以想象,央妈直接下场买股票,传递的信心何其巨大。这样的决定前所未闻。据他回忆录所述,当天早上,他把几位主要的股票交易商请到金融管理局喝咖啡,告知他们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参战,要在股市开户。要知道,他们连股市户头都没有,所以让证券交易商回去开盘前先帮忙开户,开好户后就大量下单,当天出现大量买盘,整个市场都不明所以,无人知晓资金来自香港金融管理局。
当时索罗斯还派人打听消息,却无人知晓线 个交易日,最终大获全胜,索罗斯基金在港股损失惨重。当然,我们还动用了其他方法,比如和大股东说别借给外资做空港股,还有严格遵守交割制度等等,但重点是金融管理局主动用外汇资金投入港股,打赢了这场战役。港股获胜,港元也就稳住了。
他还提到这次战役有个重要时机,俄罗斯卢布出问题,贬值 60%,最后俄罗斯宣布债券违约,这些国际资金中有很多借入日元购买美国和俄罗斯国债,因而损失惨重。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那一波也倒闭,所以很多国际资金要回美国股市救市,他们才选择撤退。
如今贝森特成为美国新财长,他的操作工具和手段更多了。回顾过往金融风暴,通常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不成熟且开放的市场,这是必要条件,目标不一定是大陆,因我们有外汇管制,但香港作为自由金融中心,不能降低自由度,相对而言,若狙击香港,在长期资金市场是有机会的,不过我们外汇存底充足,香港 10 月底有 4214 亿美元,背后还有人民币作为坚实后盾。
但历史会相似,却不会重复。这一次贝森特不再只是金融市场操盘手,而是美国新财长,过去用外汇存底保护市场,这次是否有效要打个问号,因为还有关税这一工具,如果关税加金融战双管齐下,先打击信心,再收割金融市场,手段复杂程度远超以往。所以当看到美国新财政人员后,高层必然在考虑怎么应对,希望更多有识之士、专业技术人员群策群力,早做准备。